登录

收藏

购物车

 

 

 | 网站首页 | 走近米氏钙 | 产品销售 | 补钙入门 | 米氏讲堂 | 营销网络 | 

 
 

米氏讲堂

米教授简介
钙代谢平衡理论
补钙实践及问题
资料下载

 
 
钙与衰老

 

陆栖动物与生活在含钙丰富的海水中的鱼类不同,陆栖动物的一生始终遭受着“缺钙”的威胁,它们在漫长的适应缺钙环境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分泌腺——甲状旁腺。甲状旁腺的功能是分泌甲状旁腺素(PTH),PTH 能够从已经钙化的硬组织(骨组织)中重新吸收一定量的钙,防止因长期“缺钙”引发出“低血钙”;同时,陆栖动物还产生了具有造血功能的骨髓腔,这也是鱼类所没有的。另外PTH 能刺激肾脏合成1-25(OH)2 Vit D ,这也是帮助陆栖动物在体内保存“钙”的一种新机制。
    长期持续性“缺钙“必然引起随年龄增加的骨钙丢失及血管和其它软组织的钙增多。“衰老”的定义应当是,细胞及(作为细胞集合体的)器官的各种功能随年龄不可逆转地、全面地丧失。从热力学角度观察,这是细胞熵值随年龄进行性的增加。活细胞赖以获得能量的一个重要机制,是细胞内钙含量低而细胞外的钙含量高。细胞内、外的钙“跨膜浓度”差高达5000倍,这个浓度差造成了一种低熵值的跨膜活性状态。而细胞的全部功能——分泌、收缩、兴奋、扩散和分化都取决于这种钙浓度的跨膜梯度。所以,衰老的原因是:由于胞内钙含量增加而造成的钙跨膜分布梯度降低,即“钙梯度”倒塌。胞内钙含量的增加就像将肝细胞浸泡在四氯化碳中一样,是细胞死亡的必经之路。那么“衰老”自然就可以被认为是由于细胞内、外钙浓度分布趋向平衡而造成的“缓慢死亡”。人体的另一巨大的钙梯度存在于骨骼和循环体液(血液)之间。由胶原磷灰石形成的骨骼含有大量的钙,骨钙占人体全部钙的99%,相比之下,血液中的钙含量微不足道。甲状旁腺受到“缺钙”的刺激产生甲状旁腺素;甲状旁腺素刺激骨组织使骨钙溶解,被溶解的骨钙返回血液(译者注:专业术语称为“骨吸收”)以保持钙在“骨骼-血液”间的平衡。此种“平衡调节”的后果必然是软组织(包括血液)中的钙增加、骨骼—血液之间的钙梯度降低,这就是横跨在骨骼和血液及非骨性细胞膜之间的钙梯度降低的根本原因。
    钙元素从骨骼(硬组织)转移到软组织(如血管)的现象称为“钙迁徙”。钙迁徙被认为是衰老的根本原因。因肾衰而接受肾透析的患者也可以产生这种“钙迁徙”,他们常患有因1-25(OH)2 Vit D 合成不足而继发甲状旁腺亢进症。衰老与慢性肾衰的共同点是“缺钙”。机体对抗“缺钙”而产生的代谢性补偿是:软组织钙增加,VD代谢物减少和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
    
骨钙血钙”钙梯度、“胞外钙胞内钙”钙梯度降低必然产生“功能损伤,这就是随年龄增长而产生的内分泌和免疫功能降低的原因。细胞内钙含量的增加对高血压的发生起主要作用,细胞内钙浓度增加造成血管平滑肌的收缩,导致了高血压。人们普遍认为“多钠”(食盐多)使细胞膜Na-KNa-Ga交换失常是高血压症的病因。然而,近年的膳食研究表明,引起高血压症的主要危险并不是“多钠而是缺钙”。低钙膳食可以促进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增高并导致甲状旁腺机能亢进,而高钙膳食或甲状旁腺切除术则可以使其血压降低。广泛使用“钙拮抗剂”治疗高血压和其他心血管病取得疗效,也肯定了钙元素对心血管的重要作用。胞内钙含量增加,促进了血管和心肌收缩、增加了心肌的耗氧量。用药物干扰钙内流(阻止钙从细胞外流入细胞内),可以使心血管舒张、节约维持心肌功能所必需的能量。钙在动脉管壁弹性纤维上的沉积,使弹性纤维变性、断裂,致使胆固醇和其他脂类通过内膜而进入细胞。用拮抗剂干扰钙内流,同时用降钙素抑制骨钙被吸收,可以有效地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钙及某些金属(铝)在神经组织中的积累,被认为是诱发血液透析患者脑病和痴呆症的病因。在关岛和纪依半岛发现的肌肉萎缩性外索硬化症患者,很可能是饮用水“缺钙”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造成的。目前已知,中枢神经的钙含量增高与老年痴呆(脑功能普遍降低)相关。近来,在日本纪依半岛沿海的山区村落中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该地居民腰疼和压缩性骨折多发、动脉钙化率及肌肉萎缩性外索硬化症的发病率均高。论其病因,除缺钙外山区居民的日照不足也是一个因素。
    人类的衰老无疑是受遗传控制的,然而环境因素影响也不可轻视。其中,“缺钙”就是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倘若全世界的有关部门能对现有的资料进行系统研究并进一步实施有效的实验,“缺钙”与各种疾病(例如骨质疏松,高血压,老年性痴呆等)的因果关系便会明确,同时一个崭新的、有充分论据的“衰老理论”便会诞生。

(原载:Caldif Tissue Int 37:1-2,1985 作者:藤田拓男(日本神户医科大学)译者:米昭曾)

 

走进米氏钙│诚征代理│网站地图│诚聘英才│企业文化│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 

2008-2010 米氏钙 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1042059号-1 京公网备110108006741